汽车重量与安全系数成正比吗(是否汽车越重越好?)
一辆汽车的安全系数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大的分类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其中主动安全的设计有自动刹车、车道偏移预警、车身稳定系统等等,而被动安全则是诸如碰撞吸能设计、安全气囊、防滚架等等。汽车的安全性是个相当庞大而复杂的课题,根本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更不是很多车主理解的“车越重越安全”这么简单。今天我就来紧扣整车重量这个单一因素来聊聊有关汽车安全性能的话题。
车重对汽车动态表现的影响
如果我们把一辆车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它的整车重量就决定了它的物理学特性。初中物理相信大家都学过,这里就不赘述那些基础物理公式了,过于理论的东西没必要在这里讨论。放在现实的用车环境中来看,越重的车子就越不灵活,我们可以想象一辆装满石块的渣土车和一台小巧的微型车,不管是起步加速还是紧急制动,巨大的惯性都让前者比后者的表现要差很多。
越重的车子,它的刹车系统所承担的压力就越大,同等车速下的制动距离往往更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高速公路的线速标致都分为两种,小型车的限速是120km/h,而大型车的限速是100km/h。因为一旦制动距离被拉长,也就意味着遇到紧急情况时留给司机的反应时间越短,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大。
此外,越重的车子带给悬挂系统的压力就越大。众所周知,悬挂系统在汽车操控性能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不论是紧急避让能力还是转弯时的车头指向性都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行车安全。如果你的前方突然窜出一只小猫小狗,又或者是个过马路的行人,又大又重的车子一旦猛打方向,发生失控甚至翻车的概率也会大很多,所产生的后果也是无法估量的 。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重的车子动态表现就绝对越差,毕竟汽车的悬挂和刹车系统都可以用更好的设计和调教进行弥补,但这势必会考验汽车厂家的技术实力以及车主的钱包。
车重对车身结构的考验
大家不要忘记一点,汽车的重要也是需要载体去承载的,这些载体不但包括避震弹簧和悬挂连杆,还有车身本身。家用车大多采用的是承载式车身,顾名思义就是车身自己在承载整车的重量(非承载式货车的重量则是由底盘去承载)。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越重的车子,自身所承担的重量就越大,那么车身结构中的应力就越大。
所谓的应力是个比较专业的弹性力学概念,我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便于大家去理解。有一个大胖子和一个小瘦子,大胖子就算坐着不动就会觉得很累,而瘦子就算整天蹦蹦跳跳也不觉得累,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胖子的骨骼和肌肉无时不刻不在承受自身的重量,你看上去他好像在休息,但其实他一直在悄无声息地做高强度负重运动。把这个例子换到汽车上你就很好理解了。
那么车身结果如果承受了大量的应力会有什么后果呢?那就是更容易变形,甚至断裂。这就好比一根筷子你原本需要使出80%的力才能掰断它,但是有个叫“应力”的人帮你用了40%的力,所以你只需再使40%的力就可以掰断它了。所以越重的车子,对车身结构件的强度要求就越高,一旦厂家用料不够扎实,那么车身变形和崩溃的风险就会增大。
并不是说车不能重,关键看重在哪儿
很多车主都有一个误区,觉得车皮越厚的车越安全,或者关门的声音越厚重就越安全。这其实都是错误的观念。真正影响一辆车安全碰撞实验成绩的关键点在于结构件的强度,也就是当碰撞发生时,能够维持不变形且给你提供一个生存空间的框架。这些结构件包括AB柱、车顶横纵梁、底板横纵梁、车门防撞梁等等,换句话说它们是车身的骨骼。而门板之类的只是车身的外覆盖件,也就是皮肤。一个人抗不抗揍看的是骨头有多硬,而不是皮有多厚。
因此,只有把车重用于加强这些架构件,比如使用优质的高强度材料,做高效的结构设计,这才是用在了刀刃上。而那些非结构件的重量则可以做一些轻量化设计,对碰撞试验成绩并没有什么影响。
总而言之,单从整车重量这个单一角度去看,“汽车越重越安全”这个观点就是完全错误的,根本不值一驳。更不用说评价一辆汽车的安全性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量了。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再被这种简单粗暴的伪理论所蒙蔽双眼。
声明: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